“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成长与权益保护” 专家交流会在京举行

教育评论字数 2738阅读9分7秒阅读模式

2021-05-25 19:59  来源:半月谈

原标题:短视频青少年模式建设:网络保护与赋能发展并重 ——“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成长与权益保护” 专家交流会在京举行

2021年5月20日,由抖音与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成长与权益保护” 专家交流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互联网法院的专家学者受邀走进抖音参观交流。

此前,抖音与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在内的3家学术机构、10家媒体联合发起了“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专线”专项行动,旨在探索建立一套多方有效协同的工作机制,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服务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此次专家交流会,是专项行动的重要研讨活动之一。未来,专项行动还将组织家庭开放日、制作校园公开课、发布未保常识宣传片,与未成年人、学校、家庭实现互动。

抖音未保内容运营负责人从产品和内容两方面介绍了抖音的未成年保护工作。在内容层面,抖音从德、智、体、美、情5方面关注未成年人成长,通过话题运营、优质内容推荐等形式,鼓励引导创作者积极生产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截至2020年6月,青少年成长内容累计播放量超过了10万亿,累计点赞量超过3092亿,累计转发分享量超过102亿。对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等内容,抖音会给予下架处理;对于宠粉送礼等诈骗行为,给予封禁账号、封禁设备等顶格处罚。产品层面,通过青少年模式、亲子平台和时间锁等工具搭建适宜未成年人使用的网络环境。

与会专家对抖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给与了肯定,并从国家政策指导、家庭学校教育、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协同共治等多方面,就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赋能未成年人发展展开热议。

“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成长与权益保护” 专家交流会在京举行

发挥家庭主体地位 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交流会上,未成年人的网络“参与权”被多次提及。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已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休闲、社交的重要平台,“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实际上是自我探索行为,也是未成年人网络参与权的重要体现,应该受到尊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雷雳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尊重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必要性。然而,网络的“自由”也给未成年人自律、文明用网提出了挑战,使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成为关键。

“家长是最好的榜样,如果一个家长对手机爱不释手,如何让孩子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所以这方面对家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魏军形象地补充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蒋俏蕾表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发展,关键在于父母。然而,很多家长自身的媒介素养不够,一些家长虽然有意识,却并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例如,很多家长热衷于“晒娃”,却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也或多或少存在子女信息或隐私的泄露问题。“因此,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在于未成年人,还在于家长,甚至是全社会”。

此外,魏军还指出,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不应是设置各种限制,而应采取“柔性管理”,例如跟孩子讨论产出共同认可的管理方式,或者有意识地增加亲子活动时间,营造更好的亲子交流和家庭氛围。

除了家庭的主体地位,与会专家还一致认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网络平台、社会、国家等协同共治、共同努力。

建设完善“青少年模式” 落实网络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2019年3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主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模式,从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据不完全统计,过去近一年50多家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推出了青少年模式,同时也发现,仍有部分短视频或社交平台没有上线青少年模式。

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助理刘云表示,青少年模式是网络平台为未成年人群体建设的专有服务模式,可以为家庭、学校等管理未成年人网络行为提供便利,“青少年模式是网络平台保护未成年人的基础措施和必要手段,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平台均应上线青少年模式,”刘云说。

抖音青少年模式从功能、内容上做出尝试。首先,青少年模式下,默认直播、打赏、私信聊天等功能无法使用,时间锁默认为40分钟,且在每晚10时至次日早6时期间,无法使用抖音。其次,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池也由未成年内容专属团队精选,确保内容安全的同时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相较于其他短视频平台单一推送、未成年人只能被动观看的形式,抖音青少年模式还开发了“发现”频道、安全搜索、年龄分级功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未成年人的好奇心,提升了未成年人的参与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官员苏文颖对抖音青少年模式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对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认知水平、兴趣方向、好奇心、探索意愿都不一样,简单的青少年模式功能、单一的内容呈现形式,难以真正起到吸引和留住未成年人的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分年龄段的内容建设,打造未成年人喜欢的青少年模式”。

除了建设青少年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赵精武还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未成年人信息收集及使用的“度”等方面提出看法,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延展出更多的讨论空间。

加强短视频内容生态建设 赋能未成年人发展

我们探讨的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不能单纯停留在保护层面,更要上升一个高度,提到赋能未成年人发展的层面。对此,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芸阳提出“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思路。她表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应避免采取单一的方式、简单的思路孤立解决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网络上的风险,另一方面增加有效内容的供给,让未成年人看到更多、更加有意义的东西,尊重和服务未成年人发展。”朱芸阳还提到自家孩子很喜欢抖音上的科普小视频,“有趣、简单易懂,孩子喜欢看、又能学到知识,我也很开心”。

蒋俏蕾也指出,网络逐渐承载起多元的目标需求,尤其是在疫情之后,网络为青少年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更加丰富的内容。“在多元界定下,看待未成年人问题不能仅仅作为保护性的界定,还要有对未成年人发展的赋权、赋能。比如抖音的DOU知计划、DOU艺计划,就关注到了对未成年人知识、技能、艺术等方面的素养培育和价值引领”。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经雯洁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针对性提出要精细化分类管理未成年人相关视频内容,明确好未成年人主体认定及责任认定问题,包括监护人责任和平台责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何波指出:“网络平台要建设未成年人专属的内容团队,深入研究未成年人相关的网络保护政策,从内容审核及内容分类、分龄建设等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自我要求”。

继续阅读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1日
  • 本站文章均已注明出处,转载请务必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