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艾肯:关于网瘾、网恋、网络霸凌,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一刻·演讲

浅阅读评论字数 2915阅读9分43秒阅读模式

玛丽.艾肯:关于网瘾、网恋、网络霸凌,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一刻·演讲

这是著名刑事科学法医心理学家、《网络心理学》作者玛丽·艾肯@一刻talks的分享,如今我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在不断反噬我们的个人生活。网络犯罪、网络霸凌、虚拟恋爱的真相是什么?我们是如何落入被“设计”的圈套中的?

Q1:什么是网络心理学?网络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区别是什么?

网络心理学研究的是科技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我的专业领域是法医心理学,研究的是网络犯罪和网络异常行为。

Q2:网络心理学是如何应用到犯罪调查的?您印象最深的调查是什么?

实际上,从犯罪背景角度来讲,我的专业领域是网络行为侧写,所以我会在网上搜寻犯罪的手段、动机和机会,从而建立犯罪画像。

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种现象叫做“跟踪(Stalking)”,现实世界的跟踪,在现实世界中,通常跟踪者为男性,而受害者多为女性,这意味着他们会跟踪她们,等她们出现,比如在公寓外面等着。

网络跟踪者并非如此,网络跟踪者不止想要看到亲密行为,他们还想要了解你所有的生活,你的照片、日记、邮件,他们能通过技术获取的一切。

第二,网络跟踪者会同时跟踪多个受害者,所以不像现实世界那样只有一个,而是同时有多个受害者,这是因为科技让他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实际上,网络跟踪者甚至可以在他们的电脑上设置受害者上网提示,让他们能立即进行监控。

第三,实际上我们也看到,女性网络跟踪者也在增加,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看到女性跟踪者。

数字取证是我们用来追踪数字指纹的方法,包括寻找数字排放(上网痕迹)、生活方式以及网络上的发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把它作为追踪犯罪行为的工具.

当我们发现暴乱性失窃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犯罪分子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他们趁着暴乱偷走的物品,他们会说:看看这些耐克运动鞋,看看上面的字,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给他们的朋友看,这为警察提供了证据,可以找到他们,然后起诉。

Q3:您对网络欺凌有何看法?如何防止网络暴力?

首先,网络欺凌的定义并不是那么清晰,有人说了一些刻薄的话,如果只说一次,算是欺凌吗?

所以网络欺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这是一种复杂的现象,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以制定出阻止年轻人参与这种行为的规则或约定。因为有一种观点认为,你越是谈论网络欺凌,就越是将其正常化。

另一个主张是不要做旁观者,旁观者效应是一种心理学效应,这种现象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纽约的一起著名谋杀案,基蒂·吉诺维斯谋杀害,受害者在被攻击的时候发出了尖叫,很多人都听到了尖叫声,但没人介入或有所作为。

根据旁观者效应,目击犯罪的人越多,一个人会做出回应的可能性就越小。

如果你在火车站或地铁站,旁边有两个人,这时候一伙人过来想抢你的手提包,很有可能这两个人中有人会出手帮你,因为只有两个旁观者,但是如果你在同一个火车站,但是旁边有一百个人,很可能他们就不会干预,这就叫责任的扩散。所以围观的人越多,人们就越会认为其他人会有所行动。

如果把围观者效应应用到网络上,比如有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比如微信上,发布非常刻薄或者恐怖的言论,如果有五百人看到的话,他们可能不会做什么,如果看到的人少得多,可能就会有人说:停下来,不应该这样说别人,别发了。

所以反网络欺凌的活动就是告诉我们,当你看到网络欺凌的时候,不要做旁观者,站起来阻止他们。

Q4:对暗网有什么看法?我们应该想办法阻止吗?

我们认为1%-4%的互联网是明网,这是可以用标准搜索引擎搜索到的部分,互联网有很大的部分叫做深网,在深网之下,还有暗网。

暗网中有暗网的网站,据欧洲刑警组织统计,这些暗网网站中有许多犯罪人群,他们把暗网网站作为交易的平台,在上面进行毒品、枪支交易或者其他非法交易,这对社会来说是个大问题。

而且发生在暗网中的事情极大地影响着现实世界,比如在网上卖毒品,有些年轻人就会吸毒,有些是孩子,这就产生了问题,在未来,各国执法机构、警察及各国政府,应实施什么法律对暗网进行监管?因为这就像在同城有一个社区,网络罪犯可以为所欲为,而警察什么都管不了,这对社会是不利的。

Q5:什么人最有可能进行网络犯罪?最常见的网络犯罪形式是什么样的?

我们会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犯罪,比如信用卡诈骗,人们获得了其他人的信用卡信息,然后用欺诈的方式来购买商品。还有许多非法内容交易,我们看到贩卖人口、贩卖军火和枪支、黑客犯罪,然后这些信息被用来向公司勒索钱财。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我们说的“性敲诈”。通过照片实施对个人的勒索,青少年也成为犯罪分子的攻击对象,如果一个青少年发布一张内容有些露骨的图片,这可能会让他们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被人用这些图片勒索。

Q6:你怎么看待网恋?

我认为在网上跟另一个人约会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发展,它可以让人们真正地扩展他们可能错过的人际圈子。

试想一下,你是在哪儿遇到别人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在学校或大学?社区里?在当地的餐厅或俱乐部里?或者在聚会或节日里?但这都是你的地盘。

网上约会能让你走出这个限制,遇到不同城市的人,你们可能也有相同的兴趣,但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网络约会的时候,人往往会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人们会发布最好看的照片,说一些自己有意思的事情。

当网上认识的两个人想要建立恋爱关系时,实际上在这段关系中有四个人:两个网络中的人和两个现实世界的人。当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相遇时就会很失望,因为跟照片看起来不一样,人们发出来的照片总是比本人更年轻、更瘦、更健康,但是而不是现实中的形象。

我认为人们在网上约会的时候不应该呈现最理想化的自己,而是应该呈现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不要用滤镜把皮肤变好,把牙齿变白,让头发更闪,在网上也要做自己。

Q7:你如何看待将虚拟人物作为自己的恋爱对象这种现象?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社会现象,人们可以和一个虚拟的或者人工智能的实体建立关系,我指的是这种恋爱头像,特别是日本的研究,他们非常忠诚、非常顺从,而且远不会抛弃你,除了冷冰冰以外,他们就是理想的伴侣,理想的女朋友/男朋友。

但有趣的是,作为一个社会学现象,这对人类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人类不应该与人工智能恋爱,他们应该要跟人建立恋爱关系,繁衍生育,这是物种生存的方式。

Q8:有没有网络成瘾或手机成瘾的例子?他是如何戒掉这种瘾的?

作为一名网络心理学家,我们并没有网络成瘾的说法,在临床上并不存在,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了一种网络游戏紊乱症,如果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每天花12个小时在网上看杂志或者做研究算是网瘾吗?不,这是好学生。

但是如果一个人整天玩游戏,叫他们吃饭的时候也不会离开游戏,不吃不睡,只想着玩游戏,那这种行为就有问题了,这种行为正在发展成一种上瘾的模式。

我们如何定义上瘾呢?上瘾被定义为对人正常生活能力构成干扰的行为,如果他对科技痴迷到不能去上学,不能到桌子前吃饭,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去工作,只想着上网,忽视了吃饭睡觉这种日常应该做的事情,一直处于网络的环境中,这种行为就很有问题。

对付网络成瘾行为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从一开始就不要上瘾,因此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而预防意味着要变得专注,对自己在网上花了多少时间有认知,你可以安装一些应用,了解自己用智能手机都做了什么,这是一种很好的用来提醒自己上网情况的方式。

来源:搜狐网  一刻talks

继续阅读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4月3日
  • 本站文章均已注明出处,转载请务必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